關於我自己

為進行環工技師簽證制度相關改革,台灣省環境工程技師公會特委託「豐盛之道國際文創」,成立「豐盛專案」以進行相關的資料蒐集、報導,以及文宣與政治遊說等改革工作。本計畫主持人李杰穎,畢業於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,為經驗豐富之文史工作者,曾受委託於烏來、石岡、北埔、中寮等地進行深度之文史調查,現為BNI長勝分會主席、豐盛之道國際文創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。 本計畫專案秘書張世鋒,畢業於東海建築研究所,曾擔任新台灣新聞週刊記者、自由時報政治漫畫家,現為獨立記者、立報專欄作家、《自從六輕來了》、《人耕食共同體》特約記者。

《環工技師簽證改革系列報導 II 》



環工技師簽證審查求合理,擴大執業空間拚生存

/ 張世鋒

 

§ 說明 §:環境工程技師公會在20133月份,為強化技師會員對環工技師簽證改革之共識,於各地所舉辦之「環境工程技師簽證改革座談會」。本系列報導,主要是依據座談會現場環工技師們之發言而重新整理與編寫。本文為39日台北場座談會之內容。
  

 
 
在環保意識抬頭、清潔能源興起的今天,先進國家的環保工程師、環保技術人員,和環保企業員工等所謂的「綠領階級」執業人員,不啻為引領未來產業風潮的當紅炸子雞。但在台灣,由於環保相關制度與環工技師執業生態的不理想,原本應該能夠大展身手的環工技師,如今卻面臨著執業空間惡化的生存挑戰。

在台北的簽證改革座談會裡,一位年輕的環工技師就這樣表示,他認為環保這個東西大家雖然都掛在嘴上,似乎是現在的當紅產業,他不少朋友也認為環保這一行「錢」景可期。年輕技師則無奈對他的朋友解釋,「對不起,環保是環保,環境工程是環境工程,那是兩回事。」他不平的表示,「『環保』是很熱沒有錯,但是『環境工程』一直被打在地上。」    這樣的說法看似極端,卻也反映了環境工程技師執業上的艱難處境。

對於環境工程技師而言,首先面臨的就是環境工程簽證審查制度上的難題,因為,審查本身沒有統一的標準,造成簽證送審宛如過五關、斬六將。一位技師表示,「每一個承辦人看我們的文件,審查標準、依據都不相同,那我們要如何找到標準?」意思是同一個送審案件,可能前後的審查人員並非同一人,造成技師不知道要依循哪個標準。

 

    照片:座談會中,技師踴躍發言情況


審查標準混亂‧簽證無所適從

該技師感嘆地指出,「今天送五個意見,下次你五個意見補件完了,審查人員可能再出現八個意見,這誰來大概都沒辦法解決!」
 
甚至有位資深的技師提出慘痛的經驗表示,有一次他送審案件送了八個月,第一次委外的審查單位給了他23條意見,第二次則給了40條意見,第三次也還給了40條意見。但令資深技師感到啼笑皆非的是,第三次的40條意見,其中和第二次重覆的竟有20條!另外,受託審查單位由於本身專業不足,常常給技師「特殊」的建議。一位技師提到,有些審查人員認為A技師寫的他看得懂,就要求B技師照A技師的方式寫,但事實上送審案件的性質天差地別,不能用統一模式呈現簽證內容,使環工技師們備感困擾。所以有技師不禁高喊:「審查的標準到底在哪裡?」
 
對於此類的案例,不少技師都有類似的體驗。這除了顯示受託審查單位的專業度不足外,就連審查態度也令人質疑。一位技師提議,他認為審查意見要一次性的表列,否則,這樣陳述意見的方式無異在折磨技師的專業能力。
 
話說回來,混亂又不專業的審查標準,豈止影響個別技師的簽證業務,它其實嚴重地打擊了整個環工技師業界的專業態度。有技師消極的反應,「我這麼認真,那你隨便給我審,那我就隨便寫一寫,讓你來認真審,審完之後我來改內容,對不對?」這說法似乎拐個彎地控訴簽證制度,因為認真撰寫簽證的技師,反而變相被不認真的審查者懲罰。技師認為,這將會讓簽證送審好像在碰運氣,若賭對了就過了,不啻是鼓勵技師以僥倖心態去送審。
 
為改善這不合理的簽證審查制度,一位具備建築師資格的環工技師便提議,應比照建築師公會的預審制度,方能讓簽證審查步上正軌。
 
比照建築審查‧公會進行協審
 
據了解,目前建築建造執照普遍採行協審制度,即各縣市建管單位成立協審小組,由建築師公會、結構技師公會等代表組成。由於審查者為具備技師資格之專業審查人員,是故其審查品質與效率皆相當良好。舉例來說, 以台北市建築師公會為例,自97年10月台北市委託建築師公會正式協審以來,各項審查品質與效率皆大大提升。據統計,97年l0月至98年12月間核發655件執照,平均處理時間為23天(公會15天、主管機關8天),而施行協審前408件,平均處理時間約需199天(建築師自行延誤155天、主管機關44天),建築師公會進行之平均審查時程,較先前縮短了將近八倍的時間!

「台北市的審查作業係由台北市建築師公會先行協審,先針對一些建築相關法令,進行表單式的形式審查。審查地點在台北市政府的地下二樓,那邊有個協審室,由台北市建築師公會派駐四個審查建築師,從早上8點半到下午5點半輪值。建築師自主審查完了之後,那邊的建築師再審查一次,然後再提意見。」該名技師表示,協審小組所提的意見一般不會超過10個,因為預審對雙方都有約束性,意即若意見過多,審查建築師跟被審查建築師都會被檢討。倘若意見真的超過十項,代表此案問題頗多,就直接退案。

不僅建築協審高效率、高品質,就連協審後的抽查也委由建築師公會執行,且按照實際情況要求變更,並不會因為抽查有問題就進行懲處,而是進行專業上的具體建議。聽聞建築協審制度所帶來的便利,一位執業超過十年的技師便興奮地提出要求說,「公會能不能像建築師公會這樣,給技師自己一個查核表單?」這或許也是不少技師的共同心聲。 

不過,讓環工技師們感到頭疼的,還有目前環工業界的執業生態。
 
稍有經驗的技師們都很清楚,目前環工業務有高達八、九成都掌握在環保代書手裡。這些不具備環工專業資格,但和環保主管機關、工業廠商熟稔的環保掮客,猶如環工技師的上游包商,影響環工業界甚為巨大。這種外行宰制內行的怪異生態,讓一位資深技師不由得感嘆說,「〈環保〉代書是就是像穿著西裝筆挺、光鮮亮麗的老闆,我們環工技師則是賣勞力去修理車子、全身髒兮兮的黑手,這合理嗎?」
 
環保代書主導‧環工專業被漠視    

對一般專業技師來說,由業務掮客來主掌自己的權益是很難想像的。這就像是律師承接法律案件要靠代書發包、會計師進行會計簽證要靠記帳業者引薦,如此專業錯置的結果,使得環工技師的合理利潤被剝削殆盡。一位技師指出自身經驗,
 
曾有環保代書要他為一個鍋爐報價,於是技師便報了四萬多的價格,技師表示這已經算是相當低廉的數目了,但環保代書還是執意跟他殺價。技師無奈的說,「殺完價之後沒有消息了,為什麼?因為別人〈報價〉更低啊!」  

有技師表示,現在的環工技師好像依附在代書業下面生存,這已經是一個不得不承認的現實,卻也因為這樣的現實,使得環工專業認知被大大扭曲。據說不少年輕的環工畢業生,在顧問公司工作兩三年之後,因為跟工廠、主管機關混熟了,就不考慮取得環工技師執照,便直接開起環保代書業了。一位資深的技師直言,「我們現在環工技師很可能流於〈環保〉代書的附屬,這是不是很荒謬?也難怪年輕人想去當〈環保〉代書。」
 

所以一位技師提出呼籲,「我們可以自律,不要再幫〈環保〉代書簽了!」他指出,環工技師幫環保代書代簽的文件,是環保代書已經填妥、只需技師簽名、蓋印,但技師卻不能因為專業見解進行修改簽證內容。更糟的是,技師還要為那些不具專業的內容構思辯解的理由,不啻為開專業的倒車,但若抽查出了問題,技師還要背負懲戒責任。
 
「你幫人家簽,價格就會一直往下掉,如果你自己做的話,你這價值才會拉得起來…。」技師解釋說,「在我們這市場裡,真正認真做的人就接不到case,因為,總會有幾個技師在負責幫人家簽件。把環工的專業做起來,那這樣子才會有一個良性的循環!」有技師形容,現在環工的市場案少利薄,既要面對難搞的簽證制度,還要被迫接受環保代書的領土侵占。「環工技師的餅在哪裡?我們的餅越來越小啊…」
 
執業生態不斷惡化‧執業空間亟須擴展

所以便有技師認為,公會若能主導協審制度,不但可以改善簽證審查品質,還可以為技師們創造一塊「餅」。他提起95、96年時公會主導審查的例子,「那個時候審查技師,若每個月都專注在做審查工作,他的收入就顯得相對穩定。」如果所有簽證許可案件都可以進行協審,技師推估,這可以讓二、三十位技師有穩定的經濟收入。公會楊理事長則認為,如果讓資深的退休技師來進行審查,也可以讓資深技師達到傳承專業技術的目的。
 
 
 
照片:楊理事長解說過去公會執行審查時的情況  
 


但只創造一塊「餅」仍難顧全大局,所以一位技師提出,應該好好檢視目前的環保法規,去爭取目前必須專業簽證但卻還沒有執行簽證的部分。「有些空污的操作許可不需簽證,這個邏輯說不通啊,可是講了這麼多年,也不見主管機關有所作為。」他建議公會要去努力爭取這部分的簽證,這樣技師才會有更多的執業空間。「我們也要提醒政府,還有廢棄物處理的簽證問題!」另一位技師緊接著補充。
 
另一方面,由於建築物需要每年性的建築、消防相關安全檢查,不但為民眾提供了安全的保障,也為相關領域的技師們擴大了執業的範圍。一位資深技師認為,環境工程也應該納入這種制度性的檢查,這不只是為了開拓環工技師的執業範疇,這同時也讓簽證權責達到合理化。以建築安全檢查為例,他說倘若沒有進行每年週期性的檢查,若干年後建築物出了問題,建築師會願意承擔所有的責任嗎?

「其實簽證過了以後,工廠常偷偷的變更了設施,但抽查沒有通過,卻讓大家被懲戒,明顯制度對環工技師是不公平的。」一般污染防制設施每五年要進行展延時,環工技師竟不需簽證,技師也認為這簡直就是漠視專業的做法。技師進一步指出,「廠商進行設施變更,技師竟然也不用簽?」

其實,上述這些質疑與亂象的提出未必是負面的,因為質疑與亂象被確實檢討與徹底解決,但意味著環工技師的執業空間將大大改善與拓寬。這些訴求除了靠公會的努力外,也必須靠技師自覺性地一同積極參與;正如一位年輕技師在會中表示,只要公會有需要,他願意為自己與大家的執業空間貢獻心力。這樣的態度無疑就是簽證改革成功的一道曙光,為環工技師們渴望改變簽證亂象的需要,注入了滿滿的希望。


沒有留言 :

張貼留言